-
《喧囂熒光》:黑洞飛船的遇險救援記
“喧囂號”是一艘以小行星為核心搭建的巨型探索飛船。
-
王晉康:漫談核心科幻
何謂科幻小說?何謂硬科幻?何謂軟科幻?這些概念性問題至今眾說紛紜。
-
《星艦聯(lián)盟》:細膩筆觸與宏大敘事
系列科幻小說集《星艦聯(lián)盟》包括《星濤流年》《偃師千乘》《莉莉絲的夜歌》《以前的黃昏》《在他鄉(xiāng)》五部作品,每部除自成單元外,也共同構建起一個復雜完整的科幻世系。
關鍵詞:  《星艦聯(lián)盟》宏大敘事2021-03-05
-
《月球峰會》,一本不像科幻的科幻小說
我是個愛看科幻的人,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
-
《觸摸星辰》:“HARD科幻”,要HARD地搞
“Hard”一般有兩個意思,一個叫硬,一個叫難。
-
《戴森球計劃》火了,“科幻游戲”前途幾何?
新年伊始,廣大端游愛好者們就迎來了一款全新的“國產之光”:《戴森球計劃》。
關鍵詞:  科幻游戲2021-03-02
-
抄襲就要人人喊打
近日,《科幻世界》上刊載的銀河獎征文《無主》(李卿之)被讀者舉報抄襲斯蒂芬·金短篇小說《重型卡車》。
關鍵詞:  抄襲2021-03-02
-
天行一云:小說與實驗
劉慈欣出生于中國盛產煤礦的山西省,大學時主修水電工程,并具有火力發(fā)電站的工作經歷。
-
李靜:近年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機器擬人”與“人擬機器”
原標題:李靜:賽博時代的“創(chuàng)造力”:近年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機器擬人”與“人擬機器” 引 言 當代語言經驗與二元論的失效 2017年,微軟第四代人工智能機器人小冰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1——橫空出世,并號稱是“人類史上首部人工智能靈思詩集”。
-
計文君:科學與人文張力之下的敘事
一 2007年,《三體》出版后,劉慈欣與江曉原有過一次廣為人知的對話。
-
銀河獎征文被曝全文抄襲,中國科幻文學還要補補課
近日,《科幻世界》銀河獎征文《無主》(李卿之)被讀者爆料系全文抄襲作品,原作為斯蒂芬·金短篇小說集《守夜》中《重型卡車》一文。
-
科幻想象與人間情懷
2月24日從世界華人科幻協(xié)會群中(董仁威老師發(fā)布)驚聞王曉達老師去世的消息,十分難過。
-
吳巖:20世紀中國科幻思想的流變
2009年5、6月,我應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傅光明教授邀請,在大講堂進行了兩場講演,題目分別是《中國科幻發(fā)展的路徑》和《中國科幻思想的流變》。
-
“中國想象”在西方科幻世界的傳播
縱觀百年科幻發(fā)展史,科幻文學在中國的發(fā)展經歷了從晚清時期對西方科幻文學的大規(guī)模譯介與模仿,逐漸發(fā)展至當下中國原創(chuàng)科幻文學在西方廣泛流傳、影響倍增。
-
以胡歌古樂天命名昆蟲,是一種嘗試
最近,一篇題為“中國四川省叉襀屬(襀翅目:叉襀科)一新種”的學術論文引起業(yè)內外關注。
-
用科幻在宇宙中創(chuàng)造“春天”
不知不覺中,科幻春晚已經走過了六個年頭,本屆科幻春晚的主題是“宇宙千春詞”。
-
李國華:科學與情感——漢語科幻詩談屑
嘉應黃公度算是晚清特別推崇“奇技淫巧”的詩人。
關鍵詞:  科幻詩2021-02-19
-
《猞猁學派》:雙翅目宇宙漫游指南
《猞猁學派》 作者:雙翅目 作家出版社 2020年5月 小說,或者更廣義的虛構,從很久以前開始就是人試圖捕捉不可言說之物,將未知轉化為已知、并納入人類精神版圖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但在種種力量作用下,今天的語言不再只是一種媒介,更是一種結果,所以我很懷疑,在真正的未知之物(無論機遇或危險)出現(xiàn)時,我們是否能夠察覺、命名、描述。
-
科幻里為什么會出現(xiàn)宗教/超自然元素?
Q:當今時代,許多人對進化論的否定是否成為社會發(fā)展的阻礙?還是說,無論宗教科學都是人類文明的瑰寶,都應該去包容,不因為更相信哪一方而排斥對方? 宇鐳:關于進化論、宗教與科學的關系,是非常大的話題,不同觀點、背景的人群對這些問題上意見上也有巨大差異。
-
憑借人類非凡的想象力領跑現(xiàn)實
2020年,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是“現(xiàn)實比科幻更科幻”。
關鍵詞:  科幻小說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