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秋天已向我們走來,滿目秋色氣象萬千。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帶領億萬軍民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春去秋來,春華秋實。黨的作風建設碩果累累,經濟建設欣欣向榮,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加快推進。
正是在這樣一個充滿喜悅的收獲時節(jié),由總政治部主辦的“強軍戰(zhàn)歌演唱會”吸引了各方關注,它將以怎樣的面貌呈現(xiàn)在社會面前,又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昭示?
新歌聲聲:唱得強軍斗志昂
當大幕開啟,從陸地、天空、海洋到導彈陣地、武警兵營,鏗鏘旋律漸次唱響,威武的畫面有序展開,還是那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還是那股排山倒海的磅礴氣勢,但帶給我們的卻有一種不同以往的新感受。
新就新在圍繞強軍目標這個宏大主題,反映了正在變化著的火熱軍營。以鋼鐵的誓言、激昂的話語表達了全軍官兵對黨的無限熱愛和絕對忠誠;以青春的情懷、兒女的柔腸傾訴了中國夢、強軍夢,也是我的夢的執(zhí)著和浪漫;以沙場的烽火、演兵的硝煙磨練出能打仗、打勝仗的箭弦、琴弦和心弦;以化雨的春風、和煦的清風送來軍營的縷縷情思和溫馨;以決勝的姿態(tài)、疆場的豪邁抒發(fā)了當那一天來臨的勇武和血性。一行行流淌詩情的唱詞、一句句浸染火藥的口號、一章章迭出新意的構思,洋溢著時代精神,散發(fā)著生活氣息,塑造出新的藝術形象,把一幅幅嶄新的軍營畫卷就這樣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新就新在強軍目標賦予了軍營戰(zhàn)歌新的旋律,唱出了屬于這個時代的人民軍隊的最強音。這是時代奮進的足音。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的鮮明主題,也是強軍戰(zhàn)歌最有特色、最富魅力的主旋律。國家夢、民族夢和個人夢,形成多部回旋,匯聚成一個宏大和聲,人民軍隊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歷史擔當和對美好未來愿景的堅定信念。
這是金戈鐵馬的雷霆。從步兵作戰(zhàn)集團長距離跨區(qū)域演練的《戰(zhàn)之必勝》,到突破第二島鏈走向深藍的《鋼鐵艦隊進行曲》;從全天候多機種大范圍磨礪長空利劍的《強大機群向前飛》,到核常兼?zhèn)洹⒕_制導的多波次導彈突擊《點火》,再到特殊地域執(zhí)行特殊任務的武警部隊《血性軍人鋼鐵漢》。這是用金屬打造的音符,經過士兵槍管的敲擊迸發(fā)出獨特而優(yōu)美的音律。伴隨著鐵甲奔馳的節(jié)奏、導彈轟鳴的鼓樂,還有藍天的呼嘯和大海的濤聲,譜寫出了一曲雄渾壯闊、氣貫長虹的強軍交響。
新就新在傳承了軍旅藝術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樸素的品質透出演風純正大氣,無華的舞臺更顯出藝術本體的光彩。
走進劇場,我們所熟悉的金碧輝煌不見了,我們習以為常的華麗裝扮不見了,舞臺還原了本來的面目。
演出開始,背景大屏幕沒有因為過度的繽紛絢麗而喧賓奪主,兩端的側幕本樣本色顯得簡潔清新。舞臺除裝載合唱隊員的臺車往返,再無制作別的暗道機關,升降旋轉相當節(jié)制,燈光變幻適度可觀。
演員陣容,一改過去明星大腕占據舞臺,而是根據表演需要排兵布陣,專業(yè)與業(yè)余結合,名人與新人聯(lián)袂,藝術的風范,軍旅的氣質,相輔相成,盡情發(fā)揮。
演出形式,以聲樂為本,以領唱與合唱為主,穿插情景表演和軍樂行進演奏,簡單的形式并不讓人感到觀賞的單調,恰恰因為減去了不必要的歌伴舞、舞伴歌留出了更多的舞臺空間,給人一種更加透氣敞亮的感覺。導演調度自如,節(jié)目轉接緊湊,觀眾也少了許多藝術之外的因素干擾而能夠平心靜氣地聆聽品賞。
返璞歸真是藝術的高境界,也是這臺演唱會的一大亮點。
新風撲面:滋潤軍營暖兵心
小舞臺連著大舞臺,大舞臺影響小舞臺。《官兵好作風》的演唱,傳遞出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像陽光照耀著軍營,溫暖著每一個士兵的心!哆B隊笑臉墻》活潑歡暢,是因為領導機關有了好作風,基層官兵才這樣笑開懷!耙粡埿δ樢环,看得人人心花放,笑臉背后故事多,就像一張光榮榜”。
何謂新風?演兵場上真刀真槍、真打真練!毒蜑榇騽僬獭返莱隽巳姽俦男穆暎骸安荒艽蛘,國家要咱干什么?不打勝仗,人民養(yǎng)咱干什么?”話語樸素,簡明扼要,短促有力,擲地有聲。訓風一變殺聲急,大小舞臺都為戰(zhàn)。還有敢于叫響《看我的》,是責任、是標準、是示范,還是有底氣和自信,更是有扎實過硬的好作風。
何謂新風?教育課堂務實求真,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秳e說我出生在哪個年代》《當兵前的那晚上》和《我們來了》,以“80后”、“90后”的獨生子女和學生兵的心靈獨白,表現(xiàn)了基層思想政治教育的變革嘗試,用形象的表達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尊重教育對象,啟迪官兵認同,讓他們唱出了“哪個男兒干不出輝煌,走不出精彩”的志向和抱負。
何謂新風?文藝隊伍不戀都市小舞臺,走向迷彩大世界。像閻維文、宋祖英、劉斌、呂繼宏、佟鐵鑫、雷佳、王麗達、劉和剛這些知名演員,在演唱會中的上佳表現(xiàn),都是與來自部隊的官兵進行交流互動。其實,這并不完全是導演的構想,而是他們自身轉變作風,將演出的重心下移,走向基層、服務官兵的集中體現(xiàn)。他們是帶著陣地、軍港、機場的洗禮和收獲走上這個舞臺的,是懷著對士兵兄弟的摯愛深情來與連排戰(zhàn)士同臺演出的?吹剿麄,仿佛眼前又浮現(xiàn)出《英雄兒女》王芳在火線演出的身影,話劇《天籟》中戰(zhàn)士劇團在長征路上演出的場景。
歷史在延續(xù),血脈要傳承。好作風培育了我們這支好的隊伍,保持和發(fā)揚好作風才能讓軍旅藝術煥發(fā)青春、推陳出新。
新的出發(fā):軍旅藝術任重道遠
強軍戰(zhàn)歌是我軍文藝創(chuàng)作反映強軍實踐的最新收獲。演唱會選用的20多首歌曲,都是從今年全軍部隊開展群眾性歌曲創(chuàng)作征集活動中遴選的優(yōu)秀作品,實屬不易,可喜可賀。
當軍樂行進表演登上舞臺,那些熟悉的旋律,那么動聽,那么親切,仿佛帶著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向我們走來,好像從這些耳熟能詳的旋律中能夠聽到歷史脈搏的跳動。面對文藝前輩和音樂大家的傳世之作,我們看到了當下軍旅藝術創(chuàng)作的差距,對已經取得的成果不敢有半點滿足。
當《強軍戰(zhàn)歌》又一次響徹整個劇場,把演唱會推向最高潮時,我們感受到強烈的心靈撞擊。既是“戰(zhàn)歌”鼓壯軍威的思想共鳴,又是強軍目標賦予軍旅藝術的崇高使命。太久的和平歲月,制約和影響了新時代“戰(zhàn)歌”的創(chuàng)作,卻也誕生了《我愛祖國的藍天》《我為偉大祖國站崗》《小白楊》《說句心里話》《邊關軍魂》《當兵的人》等一批抒發(fā)軍人情懷的聲樂作品。但是,我們沒有理由因為曾經的輝煌而原地踏步,我們也沒有理由回避現(xiàn)實存在的不足。宏偉的目標、神圣的使命,向軍隊文藝工作者發(fā)出了新的召喚,要求我們以新的責任、新的境界、新的語言、新的旋律、新的色彩,創(chuàng)作出無愧于這個偉大時代和強軍實踐的精品力作。
中國夢天高地廣,為藝術家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發(fā)揮聰明才智提供了大好機遇。
強軍路任重道遠,更是軍事文藝創(chuàng)作取之不盡的生活源泉。
嘹亮的戰(zhàn)歌已經唱響,我們的隊伍已經集結,就讓我們以此作為新的起點再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