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科學畫報》:生產新時代少兒科普教育產品
7月29日,中宣部在京召開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表彰會,對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榮譽獎、圖書獎、期刊獎、音像電子和網(wǎng)絡出版物獎、印刷復制獎、裝幀設計獎的123種出版物、50家先進出版單位和69名優(yōu)秀出版人物進行了表彰,《少年科學畫報》榮獲期刊獎。近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少年科學畫報》主編孫鍇,探究《少年科學畫報》近年來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路。
緊隨時代腳步 推陳出新
1979年,在北京崇文門外東興隆街一棟木質結構的小樓里,《少年科學畫報》從一本試刊的畫報改為了正式出版的月刊,成為新中國第一本圖文并茂的少兒科普期刊。
提起《少年科學畫報》的發(fā)展歷程,孫鍇告訴記者,承“內容新穎,構思精巧,圖文并茂,深入淺出,與時俱進”的辦刊理念,《少年科學畫報》匯集活躍在一線的科學家和科普專家,呵護激發(fā)青少年探求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激發(fā)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各界朋友的關心與鼓勵下,《少年科學畫報》在大讀者、小讀者的陪伴下不斷成長,獲得過大大小小多項榮譽,也發(fā)生了很多變化。
創(chuàng)刊40多年來,少年科學畫報雜志社從出版一本刊物,發(fā)展到擁有雜志、圖書、文創(chuàng)、課程活動、音視頻,以及動畫片等多種產品。
“雜志社的產品種類變多,業(yè)務范圍變廣,而始終堅持做好少兒科普工作的初心不改,一直堅持將原創(chuàng)漫畫和有趣的科學故事相結合,用精巧構思、生動語言、幽默文字和精美畫面普及科學知識?!睂O鍇向記者坦言,《少年科學畫報》已經成為有歷史積淀和時代擔當?shù)闹放?,而對它的喜愛,也自然而然地從一代人傳到下一代人?/p>
突出科普選題 深挖資源
自創(chuàng)刊以來,少年科學畫報雜志社邀請優(yōu)秀的科學家、科普作家、知名畫家聯(lián)合打造原創(chuàng)精品,這些內容是小讀者愛上這本雜志的根本所在。一代又一代熱愛科普的編輯,不斷推陳出新,讓這本雜志成為家長信服、行業(yè)贊譽、孩子喜歡的一個品牌。
《少年科學畫報》的辦刊特色與亮點有哪些?孫鍇告訴記者,《少年科學畫報》是一本綜合性少兒科普期刊,少兒漫畫科普可以說是它最主要的一個特色,而圍繞一個科普選題進行資源深挖是一個亮點。
“雜志中包含有很多學科的內容,我們堅持讓科普漫畫融入到對這些內容的展示中,幫助小讀者對內容的閱讀和理解,滿足更多讀者的探知興趣?!睂Υ?,少年科學畫報雜志社會緊隨我國科技發(fā)展的重要時間,不斷調整選題,將最新的科技成果推送給小讀者,也不斷吸納新的有探知需求的小讀者。
《少年科學畫報》的作者團隊包括研究員、大學教授、學科帶頭人、專欄作者等,強大的作者團隊保障雜志選題的科學性和前瞻性,同時也為深入合作打開了一道門。線下科普講座、參觀科普場館、線上直播互動等都成為雜志選題拓展的常規(guī)選項?!斑@些熱愛科普的作者和他們身后的單位、同事,都有豐富的科普資源可以挖掘,讓出版的合作不止步于一篇稿子,讓小讀者的收獲不止于雜志一種產品形態(tài)。”孫鍇說。
圍繞基礎品牌 融合發(fā)展
孫鍇表示,《少年科學畫報》堅持市場調研,在了解小讀者的喜好和需求的基礎上做好內容傳播。“讀者喜歡在哪里獲取內容、喜歡獲取哪方面的內容,我們就生產相應的產品并在適合的平臺上傳播?!?/p>
對此,《少年科學畫報》在融合發(fā)展中蹚出新路。雜志以優(yōu)質內容為基礎,品牌為核心,整合自身優(yōu)勢資源,著力于融媒體平臺建設。采用圖片、文字、音視頻等多種媒體形式,生產出符合新時代少年兒童需求的科普教育產品。
截至目前,《少年科學畫報》已擁有多個新媒體形態(tài),包括:微信公眾號“少年科學畫報”“少年科學畫報旗艦店”,微博“少年科學畫報雜志”,抖音“草叢日記”,快手“少年科學畫報”,先后開發(fā)了如“一起發(fā)現(xiàn)”原創(chuàng)高清自然科普視頻、26集動畫片《漫蟲記》、音頻故事集“動物原來如此神奇”等形式豐富的數(shù)字作品。
此外,《少年科學畫報》致力于更好地承擔起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社會責任。2020年,中國空間探測成就斐然,雜志社邀請航天領域的專家,圍繞探月、探火航天工程,進行線上直播講座20場,同時以線上知識競賽活動、線下科學家進校園科普講座、出版特刊等多種形式,傳播航天科學知識,激發(fā)青少年兒童對航天領域的興趣,從小培養(yǎng)愛黨愛國的情懷、奮發(fā)向上的強國志。融媒體讓《少年科學畫報》實現(xiàn)了主題宣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