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中國冬奧
來源:長江日報 | 孫晶巖  2022年02月10日07:44

孫晶巖,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著有《中國動脈》《山脊——中國扶貧行動》《五環(huán)旗下的中國》等17部長篇報告文學及4部散文報告文學集。多次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曾獲全國優(yōu)秀報告文學獎、“正泰杯”全國報告文學獎等獎項。

 

葉喬波:實現(xiàn)冬奧獎牌零突破

■ 不待揚鞭自奮蹄

提起中國的冰雪運動,我腦海里浮現(xiàn)出的第一個名字就是葉喬波,她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青春偶像,很多新生代的冰雪運動員都是在她的激勵下走上冰雪運動之路的。

葉喬波,1964年6月3日出生在吉林省長春市,她的父親曾任長春空軍第九航空學校的體育教員。葉喬波繼承了父親跑步快的基因,從小就顯露出良好的體育天賦,爆發(fā)力極好。9歲開始就連續(xù)三年獲得學校、寬城區(qū)、長春市田徑運動會第一名,顯露出超凡的運動天賦。

小學二年級葉喬波進入長春體校速滑隊。開始了滑冰的陸上訓練。在教練的指導下,喬波的滑冰天賦得到極大的開發(fā)。一個月后,喬波以1分7秒6的成績奇跡般地打破長春市兒童組速滑500米紀錄。一年后她就成為體校主力隊員。

功夫不負有心人,憑著嚴格的訓練和超人的努力,第二年,她就包攬了吉林省兒童組三項比賽的第一名。1976年11月,她以12歲的年齡特招入伍,成為八一速滑隊年齡最小的運動員。

葉喬波是那種不待揚鞭自奮蹄的人。正值豆蔻年華,她卻像一個苦行僧,日復一日地重復著枯燥的訓練課、按摩、磨冰刀、看技術回放、寫訓練日記、學英語……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低溫里,跟著教練到黑龍江的黑河、嫩江、齊齊哈爾和內蒙古的海拉爾等地訓練,每堂課一滑就是3個小時。她年齡最小,幾乎每天都是哭著在寒冷的冰面上訓練,堅持是一種信念,堅持是一種快樂,她的腳下出現(xiàn)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1979年3月,首次奪得全國速度滑冰青少年組女子500米第一名;1982年,18歲的葉喬波在張家口全國速度滑冰達標賽取得青少年組單項和全能冠軍,已經躋身全國名將行列……

一個人設定的目標越高,所挖掘的潛能就越大。1985年12月,她在日本舉行的第十一屆日中友好速滑賽上獲得1500米冠軍,并創(chuàng)造1500米、全能比賽兩項全國紀錄,同時改寫了日本伊香保場地紀錄。

1990年,在全國第七屆冬運會上,葉喬波分獲女子大全能比賽冠軍(中長距離)和女子短距離全能比賽冠軍,共贏得6枚金牌,這一“雙料冠軍”成績至今無人改寫。

1986年3月在日本舉辦的第一屆亞冬會上,速度滑冰女子500米比賽,第一名是橋本圣子,第二名是王秀麗,第三名是葉喬波。

1986年,進入國家速滑隊一年的葉喬波戰(zhàn)勝王秀麗奪得全運會女子速度滑冰冠軍,這是解放軍八一隊隊員獲取的首金。

超越王秀麗后,葉喬波又把目標瞄向了冬奧會冠軍——美國的鮑尼·布萊爾和世界冠軍——日本的橋本圣子。

1991年底,葉喬波到韓國漢城參加世界速滑比賽,賽前那天下午四點冰上訓練時,她腳下的冰刀突然甩了出去,人也跟著飛出了冰面。

那個年代中國選手都沒有備用冰刀鞋,葉喬波只帶了一雙冰刀鞋赴韓國參賽,滑冰運動員必須用自己熟悉的冰刀鞋滑冰。她借了電焊和焊錫,笨手笨腳地焊起了冰刀管。第二天上午比賽,她穿著自己焊接好的冰刀鞋奪得了女子速度滑冰500米、1000米兩枚金牌。

■ 中國冬奧史上獎牌“零的突破”

1979年10月,國際奧委會排除政治干擾,以絕對多數(shù)通過決議,恢復中國奧委會在國際奧委會中的合法權利。1980年2月,第13屆冬奧會在美國普萊西德湖舉行,中國體育代表團首次參加冬奧會,共派出28名男女運動員,參加了冬季兩項、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花樣滑冰和速度滑冰五個大項。

當時,美國媒體大幅報道:《中國——兩個第一:第一次參加冬奧會,成績倒數(shù)第一》。

這個報道深深地刺激了葉喬波,從那時起,喬波的心里就燃起了火苗:我要參加冬奧會,我要向冬奧會進軍!

1992年2月,在法國阿爾貝維爾舉辦第16屆冬奧會,中國派出34名隊員,參加了滑冰、冬季兩項等34個小項的比賽。葉喬波與獨聯(lián)體沒有進行系統(tǒng)訓練的運動員葉琳娜分在一組,兩人成績懸殊。葉喬波一出發(fā)就把葉琳娜遠遠甩在身后,在200米處的換道區(qū),按照國際滑聯(lián)規(guī)定,葉琳娜應給葉喬波讓道,可她卻兩次意外地撞向喬波,導致喬波至少耽誤了半秒多的寶貴時間,葉喬波以0.18秒的微弱差距屈居亞軍,痛失金牌。

該事件促使國際奧委會更改了賽事分組規(guī)則。葉喬波憋足勁兒決心在1000米的競賽中與布萊爾決一雌雄。然而因為報時原因,喬波以0.02秒的微弱差距屈居亞軍,再一次與金牌失之交臂。盡管遺憾地沒有在冬奧會上取得金牌,但這枚寶貴的銀牌讓中國的五星紅旗再次飄揚在冬奧會賽場,從此開啟了中國冰雪運動員在冬奧會歷史上爭金奪銀的歷程。這也是中國自1980年首次參加冬奧會以來,經過12年的努力,終于實現(xiàn)了獎牌“零的突破”。葉喬波還是我國乃至亞洲第一位女子短距離速滑全能世界冠軍。

冬奧會后僅僅五天,葉喬波參加世錦賽,戰(zhàn)勝布萊爾等所有選手,摘取了亞洲保持至今的女子全能桂冠和500米、1000米的金牌,用實力證明了自己。

■ 面對兩個手術方案

1993年賽季,葉喬波在日本舉行的世錦賽上榮獲三枚金牌,蟬聯(lián)全能桂冠。這一年,她席卷了世界比賽14枚金牌,實現(xiàn)了大滿貫戰(zhàn)績,斬獲“金冰刀”獎。

然而在世界杯終賽時,葉喬波左腿膝關節(jié)發(fā)生交鎖,膝關節(jié)突然卡住,猛地摔出場外,她隱隱感覺到不幸悄悄襲來。經過短暫7天休整,1993年4月初,冬奧賽季開啟,喬波帶傷開始備戰(zhàn)冬奧會。膝關節(jié)疼痛越發(fā)嚴重,經常發(fā)生交鎖,走路一瘸一拐,夜不能寐,連翻身都疼。八一速滑隊請來國內著名的外科創(chuàng)傷專家——成都體育學院運動創(chuàng)傷醫(yī)院院長和中醫(yī)科主任親自到沈陽給喬波針灸治療。由于她髕骨脫位,每天訓練前,中醫(yī)科主任親自拿黏性繃帶給她包扎膝關節(jié),治療時間長達兩個多月。沒有經歷過撕心裂肺、痛徹骨髓的傷痛,你很難體會到喬波有多么艱難。

為了更好地適應1994年利勒哈默爾冬奧會訓練環(huán)境,喬波與隊友一道前往挪威國家訓練基地備戰(zhàn)。

看到喬波每天一瘸一拐、流著眼淚訓練的場景,里爾主任實在于心不忍,親自駕車帶著葉喬波去醫(yī)院做了20多張核磁共振的片子。

核磁共振顯示喬波的膝關節(jié)里有很多碎骨,葉喬波得知這個消息,猶如五雷轟頂,眼淚唰唰地流了出來,這對沖擊冬奧金牌的喬波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挪威運動創(chuàng)傷私立醫(yī)院瑞雷姆院長給了喬波兩個手術方案:第一個方案是取出碎骨,大面積修復膝關節(jié),接上兩根韌帶,但是康復期至少一年,這就意味著喬波的膝關節(jié)會得到很好的治療,但是將錯過冬奧會;第二個方案只取出碎骨,不做任何修復。喬波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后者。

瑞雷姆院長詫異地問:“為什么?”

喬波斬釘截鐵地說:“我的目標是拿金牌!”

瑞雷姆院長搖頭說:“這是不可能的!”

喬波遲疑了一下,又很堅定地回答:“只要有1%的希望,我也要盡100%的努力,我不想留遺憾?!?/p>

瑞雷姆院長親自操刀給她做手術,她的膝關節(jié)軟骨面呈鋸齒狀,從關節(jié)腔中取出5塊游離體,最大的一塊有大拇指指甲蓋那么大。她手術后傷口疼痛難忍,護士在一周內每天從她的膝關節(jié)里抽出一大管膿血。喬波擔心肌肉流失過快,強忍傷痛,第二天就開始慢慢走路,第三天就練習靜蹲,第四天就開始背沙袋負重靜蹲……

當年還沒有隨隊醫(yī)生,喬波只好自己給自己扎針灸止痛,有時要扎上100多針。

■ 帶著冰刀出征,坐著輪椅凱旋

1994年2月,葉喬波出征第17屆利勒哈默爾冬奧會,500米是她的強項,上一賽季,她還囊括了500米比賽的金牌。500米比賽結束,令她難以接受的是,葉喬波的名字排在第13位。她帶著沉重的心情一瘸一拐地走到看臺,見到父親難過地說:“爸,我讓你失望了!”父親撫摸著女兒的肩膀說:“你能來參賽就是一個勝利者!”

喬波頓時淚如雨下。

最后一項1000米比賽,細心的觀眾能夠看到葉喬波的左腿更多的只是支撐,而不是發(fā)力,在最后距離終點還剩30米時,她的膝關節(jié)再次發(fā)生交鎖,她在心里告誡自己:“千萬要支撐住,哪怕是出溜到終點……”

也許是這份執(zhí)著感動了上蒼,喬波僅以0.01秒的微弱優(yōu)勢戰(zhàn)勝了呼聲很高的加拿大選手蘇珊,摘取銅牌。站在領獎臺上,望著身邊的冠軍和亞軍,葉喬波忍不住眼淚撲簌簌滾落下來。她知道,這是她人生舞臺上的最后一次冰場搏擊了。比賽結束,她的腿疼痛難忍,實在站不起來了。當她坐著輪椅出現(xiàn)在首都機場時,迎接她的是熱烈的掌聲和無數(shù)的鮮花。

從1979年至1994年,葉喬波先后參加了124次國內外速度滑冰重大賽事,共奪得133枚獎牌。其中68枚金牌、23項世界比賽冠軍,是亞洲第一個女子全能世界冠軍,也是讓五星紅旗在冬奧賽場升起的第一位中國人。

葉喬波是在中國冰雪運動不發(fā)達、起點低的情況下勇敢征戰(zhàn),她讓世界認識了中國,又讓中國認識了世界。當歲月的刻刀在潔白的冰面上劃過,留下的是中國冰雪運動健兒頑強拼搏的痕跡。

 

英如鏑:為冰球而生

■ 冰場上的雄鷹

2018年5月,在荷蘭蒂爾堡舉行的世錦賽冰球比賽中,中國冰球隊與塞爾維亞隊交鋒,塞爾維亞隊員的惡意犯規(guī)給中國運動員英如鏑帶來巨大的傷害:左臉顴骨骨折,輕微腦震蕩,滿臉是血。裁判緊急叫停,醫(yī)生帶著診療包向他跑來,他詫異地問道:“你們怎么這么快就到了?”

其實從受傷到醫(yī)生趕到有一段時間,只是他被撞蒙了。坐在觀眾席上的英達和梁歡向兒子跑來,夫妻倆望著滿臉是血的兒子沒有掉一滴眼淚,英達劈頭就問:“巴顏,你能不能接著打?”

哪個父母不疼兒女,英達真是個血性漢子,他知道兒子站在冰場上就好比戰(zhàn)士上了戰(zhàn)場,哪個戰(zhàn)場沒有傷亡?英達是滿族,有著馬背民族勇猛征戰(zhàn)的特性,在他的潛意識里,只要兒子能夠堅持,就一定讓他打完比賽。

然而英如鏑傷得太重了,他被立即送回國治療。在北京一家國際醫(yī)院,X光和CT顯示英如鏑五處顴骨斷裂性骨折,左上牙松動。英如鏑在全麻下做了四個多鐘頭的手術。顴骨手術既復雜又精細,醫(yī)生在他的顴骨上打了四根鋼釘才完成了手術。

這已經不是英如鏑第一次受傷了,為了冰球,他的左耳被打斷過,耳朵縫了八針。這回顴骨手術,醫(yī)生讓他靜養(yǎng),可他術后三四天就上冰訓練了,他覺得作為職業(yè)冰球運動員,受傷是工作的一部分,他無法離開冰場,只要一段時間不上冰就找不到感覺了,他必須到冰面上找回自我。他為冰球而生,滑行技術好,看到冰場上那只縱橫馳騁的雄鷹,誰能想到他的顴骨還在隱隱作痛?

■ 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毅然回國

2015年,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在加拿大打青年冰球職業(yè)聯(lián)賽的英如鏑心花怒放,申奧成功對于中國冰雪運動是極大的促進。

2016年,英如鏑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毅然回國。年僅18歲的他在大陸冰球聯(lián)賽當中度過了自己步入成人社會最關鍵的一年。在18歲生日當天與昆侖鴻星奧瑞金冰球隊簽約,參加大陸冰球聯(lián)賽,雛鷹的心中充滿了渴望。

大陸冰球聯(lián)賽前身為俄羅斯冰球超級聯(lián)賽,與北美冰球聯(lián)賽并列為世界頂級兩大冰球聯(lián)賽,同時也是全球國際化程度最高的職業(yè)冰球聯(lián)賽。此前,英如鏑沒有打過職業(yè)冰球聯(lián)賽,上場坐冷板凳在所難免。

那個賽季,是英如鏑整個冰球生涯中提高最快的賽季。但很多時候要坐冷板凳,一場比賽只能上兩三分鐘,那個賽季對于他不是享受而是磨煉,人正是在磨煉中成長壯大。

一般來說,冰球運動員的身高體重和靈活性是相悖的,身高塊兒壯的人往往靈活性欠佳,而靈活性強的人往往又比較瘦,沖撞力量不足。英如鏑身高1.85米,塊頭較大,但是在場上靈活機敏,速度很快,敢于沖撞。他打球不吃獨食,不搞個人英雄主義,經常在場上控制球佯裝進攻,騙過對方球員,突然把球傳給隊友,讓隊友進球,他很享受給別人創(chuàng)造進球機會的瞬間,因為冰球是團隊項目,助攻和進球同樣偉大。執(zhí)教經驗豐富的俄羅斯教練亞歷山大·巴爾科夫一眼就看出英如鏑在冰球事業(yè)上前途無量,他欣賞英如鏑的冰球意識和冰球風范,毫無保留地教給他職業(yè)打法,鼓勵支持他,推薦英如鏑當副隊長。

2018年,英如鏑參加大陸冰球聯(lián)賽的跨國聯(lián)賽,見多才能識廣,冰球運動鍛煉了他的意志,他作為出色的前鋒敢打敢拼,打法發(fā)生了改變,從氣勢上壓住對方,同時頭腦非常靈活,這個靦腆內向羞澀的男孩兒長大了,敢于與人溝通,也敢于坐過山車,曾經在一個賽季內憑借自己優(yōu)秀的技戰(zhàn)術狂攬98分,成為隊里的核心人物。

2018年,他的球衣前多了一個A字,這是球隊副隊長的意思。在其位必須謀其政,他在職業(yè)聯(lián)賽中要起到領袖的作用,得為整個球隊負責,他意識到必須不斷學習,不僅是榮譽,而且是責任。他成熟了,在教練的指導下,經過多年的努力,他成為一個職業(yè)冰球運動員。2018—2019賽季,他主要在俄羅斯冰球聯(lián)賽打球。他1998年出生,自命為98號球員,穿98號球衣。他在隊里雖然年齡小,實力卻不可小覷,打出了新成績。

他的技術突飛猛進,那個賽季,他50場比賽得20分;下一個賽季,50場比賽得16分,在當時聯(lián)盟里破了中國球員的紀錄,在聯(lián)盟成員里也是突出的成績。

他在昆侖鴻星奧瑞金隊擔任副隊長,逐步扮演著中國冰球名片的新角色,昆侖鴻星是在俄羅斯打比賽,同時他加盟北體職冰球隊,全稱北京體育職業(yè)學員隊,實際上就是北京隊,主要在國內打比賽。

2018年8月,剛剛痊愈的英如鏑又頭戴頭盔出現(xiàn)在冰球場上。我是醫(yī)學院??瓢喈厴I(yè),我知道顴骨骨折有多么痛苦,打四根鋼釘有多么難受,那畢竟是異物?。£幪煜掠陼y受,咀嚼硬東西會難受,喝啤酒擼羊肉串更會難受,然而,英如鏑向我講述這段經歷卻講得云淡風輕,好像只是腿上擦破了塊皮那么簡單。我心疼地問道:“你媽媽當時一定哭了吧?”

他說:“沒有,我媽當時看我滿臉是血還拍照發(fā)朋友圈呢?!?/p>

■ 為國家榮譽而努力

作為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國,中國男子、女子冰球隊直通2022冬奧會,這是唯有舉辦國才有的待遇。冬奧會對于中國來說是百年不遇,中國冰球隊能夠在冬奧會上與世界強隊決一雌雄更是百年不遇,英如鏑非常珍惜這個機會。

當年與他一起打球的宋安東到美國康奈爾大學打球去了,當初到美國打球,沒有十年的簽證,英如鏑必須在美國住滿3—6個月回國一次,來回折騰,有人說:“真麻煩,干脆改成美國籍算了?!?/p>

父親堅決不同意,兒子,你是中國人,老爸培養(yǎng)你是為了你有朝一日能夠為國效力!他覺得父親的決定是正確的,毅然回國打球,帶動中國的青少年熱愛冰球運動,在冬奧會上展示中國人的風采。

如果英如鏑選擇繼續(xù)在國外打球,前景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他選擇回國報效祖國。回國效力是一條艱難的路,中國隊的冰球水平較低,在強手如林的冬奧會賽場會輸?shù)煤軕K,但是人生能有幾回搏?他能夠為中國冰球作的貢獻是提高自己的水平,推廣中國冰球。

為了支持兒女學習冰球,英達家設置了健身房和冰場,冰場設置了一個球門,英如鏑、英聞笛兄妹可以隨時穿冰刀鞋上冰練習,哥哥練習射門,妹妹練習守門,英家的冰球場見證了兄妹倆頑強訓練的身影。

英如鏑告訴我:從冬奧會申辦成功的那一刻起,我就開始真正為國家榮譽而努力,今天的職業(yè)球員身份讓自己更有信心和責任去肩負這份重任。從小在國外學習冰球,自己有著不同于國內隊員的訓練模式,我愿意為國效力。

從體質人類學看,英如鏑具備打冰球的先天條件,身材高大,塊兒壯,他在冰球運動上的天賦是與生俱來的。他誠懇地對我說:“現(xiàn)在想起來國內陸地訓練教練老讓我跑步,在國外訓練教練老讓我蹬車,其實應該練蹬車,因為冰球運動員應該有良好的蹬冰能力,而蹬車更能增強腿部力量?!?/p>

■ 燃起中國青少年的冰球夢

2020年7月,英如鏑入選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男子冰球集訓隊。22歲的英如鏑正是冰球運動員的最佳年齡,他擔任中國男子冰球隊隊長,帶領28名運動員在沈陽體育學院封閉式訓練。

在體育界,要想讓別人服你,首先你的技術要好,英如鏑在虎仔隊擔任過隊長,在青年隊擔任過隊長,在昆侖鴻星成人職業(yè)隊擔任過副隊長,在中國男子冰球隊又擔任隊長。一方面因為他球打得漂亮,是核心球員;更重要的是他素質好,性格好,脾氣好,不生氣,不辱罵隊員,場上有清醒的頭腦和進攻意識,善于團結隊員。

但凡優(yōu)秀的人都要品嘗孤獨的滋味兒,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他的孤獨時常與枯燥為伍,每天早晨7點多起床,上午進行陸地訓練,手抓150公斤重的杠鈴練習舉重,在拳擊房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拳擊,在操場上一圈又一圈地跑步,每次要跑6000—8000米;下午還要進行冰上訓練,手拿冰球桿在冰場擺好的冰球間畫龍,對著球門做不同角度的射門,在冰上練習飛快滑行。汗水把運動服濕透了,白皙的皮膚曬成古銅色,高強度的訓練給了他健康的體魄,也磨煉了他的意志。

國家冰球隊隊員來自五湖四海,一個球隊是一個團隊還是一盤散沙,決定了在場上能否打得出色,英如鏑努力與隊友建立兄弟般的關系,像磁石一樣把大家緊緊地團結在一起。他既要每個球員都具有高超的個人技術,更要大家擰成一股繩,形成一個拳頭。

2021年全國冰球錦標賽在北京延慶剛剛落下帷幕,英如鏑和國家冰球隊的國手沒有參加比賽,我相信他一定認真看了每一場比賽,他的母隊北體職隊衛(wèi)冕冠軍成功。不能參加國內最高級別的冰球賽對他來說是“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但是國家體育總局掌門人有自己的考慮,他懂得臥薪嘗膽的意義。

1994年,在英如鏑出生前的4年,中國男子冰球隊曾經排名世界第20位;1998年,在英如鏑出生的當年,中國女子冰球隊在日本長野冬奧會上獲得第四名的佳績。也許,他是為中國冰球而生,他向我講述了自己今后的夢想,那是一個無比美妙的夢想,雖然中國冰球隊在世界上還不算強隊,但是英如鏑初生牛犢不怕虎,率領中國男子冰球隊頑強訓練,他燃起了中國青少年的冰球夢,他激起了中國青少年對冰雪運動的熱愛,這是他最大的成功。為了能在2022年向祖國交出一張答卷,他臥薪嘗膽,力爭在北京冬奧會上創(chuàng)造佳績,為國爭光。

(選自長篇紀實文學《中國冬奧》,人民文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