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海中的一片片新綠
沙海里這一片片新綠叫塔中綠。
2022-09-12
-
《天涯》2022年第5期|房寧:江村三日
編者說 新時代以來,中國的鄉(xiāng)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之變,前所未有地消除了絕對貧困,并朝著鄉(xiāng)村振興的新目標(biāo)邁進(jìn)。
2022-09-09
-
黃河岸邊好光景
一 “你問現(xiàn)在和過去有啥不一樣?一句話:過去根本沒法比!” 跟山東東明鯤鵬新村村民王金華第一次見面,直爽的她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2-09-09
-
執(zhí)念
曉得嘉定的人,不一定曉得菊園;曉得菊園的人,不一定曉得它的來歷。
2022-09-09
-
李建星:從黃河到天山
2020年3月25日,星期三,晴,援疆第1天。
2022-09-08
-
樂為他人做嫁衣
■ 陳凱歌公開發(fā)表的第一首詩《投彈》 我算了一下,我的編輯生涯幾乎四十年。
2022-09-08
-
《長江文藝》2022年第9期|李朝全:前海緣,深港緣
香港青年陳升的前海故事堪稱是一個傳奇。
2022-09-08
-
“要干就干出個樣子”
第一次見面,就覺得趙強(qiáng)國這個小伙子穿的有點(diǎn)怪,天藍(lán)色的工裝怎么顯得有點(diǎn)臃腫?等他坐下,從褲腳處看到隱約露出的一點(diǎn)不同的顏色,才察覺出“怪”從何來——即便是最怕冷的老年人,在30多攝氏度的高溫天也不會穿秋衣秋褲了,更何況一個三十來歲的年輕人。
2022-09-08
-
英雄的火炬
一 某日清晨5點(diǎn),拂曉的第一縷陽光穿過云層,像縷縷金絲射向大地。
2022-09-08
-
卻顧所來徑 蒼蒼橫翠微
歲月飛逝,薛天緯老師八十壽辰的到來,讓我感覺好像時間提前了一樣。
2022-09-07
-
聽,三千年青銅文化在回響
銅及其衍生出的青銅文明,在物質(zhì)資料和社會意識雙向?qū)用妫疃葏⑴c了中國大歷史的構(gòu)筑。
2022-09-07
-
遺香落涇河——上官云珠和妯娌司愛倫的傳奇
一條涇河,穿街而過,流入長江,匯至大?!欢匿魹懼幩l(fā)出的那股奇香,宛如飄蕩在歷史長河間的芬芳馥郁,沁人心脾,令我久久不能自省。
2022-09-06
-
《中國作家》(紀(jì)實(shí)版)2022年第9期|王芳:晉地深處
縱觀歷史,中華文明具有獨(dú)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fā)展歷程,植根于中華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與時代共進(jìn)步,有著旺盛生命力。
2022-09-06
-
藏書與捐書
2022年8月23日是極平常的一天,于我而言,卻是一個值得銘記的重要的日子。
2022-09-06
-
鼓寨及巖墻田
一 每年的這個時候,城市變成了腌菜的大壇子,連呼吸的空氣都是酸的,我和朋友撿拾行裝逃往鼓寨。
2022-09-06
-
“八閩歸人”
《臺港文學(xué)選刊》創(chuàng)辦10周年時,余光中先生撰寫了賀詞《十年甘來》。
2022-09-06
-
《中國作家》(紀(jì)實(shí)版)2022年第3期|何南:水做的格爾木
1 長江,世界第三長河,身段之修長僅次于尼羅河和亞馬孫河。
2022-09-05
-
從文藝懷北海
要談我的朋友張北海,得從他的文章說起。
2022-09-05
-
我的指導(dǎo)員
終于有一天,我似乎明白了,那時候連隊之所以把我這個新兵劃進(jìn)戰(zhàn)斗骨干的行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那份“請戰(zhàn)書”。
2022-09-05
-
風(fēng)馳電掣入畫屏
“背”條大路回家鄉(xiāng) 貧窮的日子大都是灰暗的,幸福的生活各有各的光彩。
2022-09-05